报社印刷厂老师傅讲老物件:从铅与火到光与电
报社印刷厂老师傅讲老物件: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图1)

北京人民机器厂制造的J2205型对开双色印刷机


工人日报社印刷厂,是1949年北平解放后,当年2月由华北解放区平山县进城的原《新大众报》人员,在接管已被我军管会接管的原《新生报》印刷厂的基础上,依托原有老工人建立起来的,先是印刷华北局宣传部主办的《大众日报》,1949年7月15日排印《工人日报》。

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工人日报社印刷厂与时俱进,历经多次技术革新,向着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不断发展。一代代印刷工人师徒相承,赓续技艺,将党的思想方针政策传播开来,满足职工群众文化需求,增强亿万职工的精神力量。

在工人日报社印刷厂的车间里,静静地躺着不少服役多年的“老物件”,有的还在发挥着作用糖心vlog官网。《社内生活》采访小组走进印刷厂车间,听老师傅讲述这些“老物件”的故事。

报社印刷厂老师傅讲老物件: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图2)

北京市朝阳机械厂生产的DS-101型贴现订书机


40多年后刀刃依然光亮

走进印刷厂,一张布满密密麻麻订针孔的废旧乒乓球桌,充当了印装车间主任王德明日常的装订操作台。左手按着刚印刷出来的报纸,右手的刮板赶紧跟上,比着折痕往前一推,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背对着门口,只听声音,已经在印装车间工作37年的王德明,很快就能分辨出是哪台机器在响,“每台机器的声音都不一样,我们老师傅还能听出来机器运转是否正常。”“老物件”的阵阵机声,走过时间,走过岁月,他面前的这台切纸机就是如此。

1985年,21岁的王德明进入工人日报社印刷厂工作。“在报纸印刷的铲纸、剪裁等环节,都会产生一些用不到的废纸,工人们就想着这些纸是不是可以利用起来。”经过琢磨,大家决定将这些废纸收集起来,裁剪成可印刷使用的大小,专门用来承接外部印刷业务。

报社印刷厂老师傅讲老物件: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图3)

为了将残白纸整理好,他们要将收集的残白纸一张张筛选、压平,经过简单修边后叠放好,放到全纸切纸机下进行剪裁。这台切纸机没有气眼,一大摞纸张光是对齐铺平就要耗费许多精力,然后还要人工搬上齐腰高的切纸机台面,再进行反复对齐调整,才能裁出符合尺寸的纸张。

报社印刷厂老师傅讲老物件: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图4)

全纸切纸机

“咔嚓”一声,厚重的刀片快速落下,一摞原本废弃的纸张,在师傅们的操作下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全开纸原本卖1600元一吨,经过他们加工后的成品纸能卖到3000元一吨,直接创收效益翻倍,连许多学校印刷试卷等文本也乐意用这些剪裁得整整齐齐的印刷纸。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台创收效益颇佳的切纸机早在1978年就已经投入使用,但经过工人师傅们的精心保养,直到现在,在光线有些昏暗的裁纸房内,它的刀刃依然光亮。一声声“咔嚓”的切纸声,让人无比安心。


大家的电话表是它的“产品”

采访小组跟随着王师傅的脚步移动,被裁剪得当的纸张被送往印刷房进行下一步操作,一台小巧的胶印机随即进入视线。

从外观上看,这台胶印机已经有些年头了,白色的机身略微泛黄,黑色挡板上的一条条为了修补裂痕而粘上的胶带昭示着这台机器已经“服役”多年。就是这台小小的胶印机,印刷出了1983年工人日报社第一本《社内生活》。

这台小型胶印机是通过把反字印到硫酸纸上,再晒PS版,通过将PS版放到机器上来实现印刷功能。这种方法不需要出软片,大大降低了印刷成本。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工人师傅还开动脑筋,用纸版来替换PS版来印刷一些批量不大的文件。

报社印刷厂老师傅讲老物件: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图5)

王师傅介绍双色印刷机的使用方法

在房间内,另一个“老物件”就是对开双色印刷机。1994年,为了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印刷厂决定引进一台对开双色印刷机。此前,印装车间基本都是使用手动续纸的半自动铅印机器,有了“新玩意儿”后,大家都乐开了花。

这台由北京人民机器厂制造的对开双侧印刷机,铭牌上写着是“J2205”型,出厂编号为“1848”,最大纸张尺寸为640×920 mm,最高印刷速度为1万张每小时。而今,北京人民机器厂早已搬离东三环的原厂址。tangxin

“厂里当时派人来教学怎么操作这台双色印刷机,不到1个月我就摸清了水墨平衡的门路,用了两三个月,我和这个‘老伙计’就达到了最融洽的状态。”王师傅总说,自己就是胆子大,什么都愿意多尝试、多动手。

如今,印厂来了新徒弟,老师傅也总是要叫上他们一起来开机器。“机器响起来的时候,人也不能歇着,得跟着看看各个零部件是怎么动起来的。”观察,是老师傅多年来总结出的秘诀。这些年来,这个“老伙计”有什么小毛病,都是印厂的师傅们自己琢磨着调整。

报社印刷厂老师傅讲老物件: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图6)

王师傅手拿竹刮板给报纸折页

随着印刷机的革新换代,现在这两台机器早已不是印厂的主力,但它们仍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着。一些批量不大的报社内部文件的印刷工作,比如电话表、表格、报纸合订本的封面等,基本都是交给这两位“老伙计”来完成。报社每一个同事,其实都曾接触过这两个“老物件”印出的东西。


离不开精心养护

“当当当……”一阵有节奏的声音响起,顺着声音来源望去,原来是工人师傅正拿着一踏纸在订书机上装订。这两台铁线订书机是1978年来到报社的,斑驳的机身上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仔细观察其中一台DS-101型铁线订书机,发现铭牌上显示其为“北京市朝阳机械厂”生产糖心vlog。

和平常工作中所用的手持订书机不同,两台订书机不仅外观上有半人高,装订的时候还考验着使用者的手脚协调性,类似于缝纫机,脚踩一下踏板就蹦出一个钉。《工会信息》改彩版之前,一个月需要装订10万册,它们没少出力。装订工作虽然看起来操作不难,但业务量大的时候,也不是件容易活儿。“订40分钟就要换人,不然颈椎受不了。”王师傅说。

报社印刷厂老师傅讲老物件: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图7)

王师傅正用石蜡打磨锥子

尽管现在新的联动机装订效率更高,但工人师傅们还是舍不得丢掉“44岁”的“老物件”,日常也细心照顾着它们,两台机器被擦拭得锃亮,连缝隙处也没见落灰。工人师傅们像爱护家人一样爱护着机器,也想尽办法开动脑筋“勤俭持家”。

在装订间里,随便一淘就能找到不少“宝贝”,与其说是工作间,这里更是师傅们的另一个家。30多年前报社使用过的椅子、15年前报社替换下来的办公桌、由乒乓球台面拼成的工作台……每一个物件背后都能牵出一段回忆。正说着,王师傅就从抽屉里拿出了跟随着他有着37年工龄的“法宝”——石蜡。装订的铁线一旦发涩,用石蜡打磨一圈,立马就顺溜了,还可以拿来防止刷胶之后的纸张粘连。别看它现在只剩下拳头大小,它刚到报社的时候直径得有20公分。

报社印刷厂老师傅讲老物件: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图8)

小型胶印机

装订间的椅子也“辈分不低”,这是当时报社老师傅们通力合作的成果。“椅子是上世纪80年代木工房的师傅给做的,椅子面是木工房师傅的老伴给包的,换个别的椅子还真不行,用不惯。”王师傅说。尽管样式老旧,这把颇有年岁的椅子坐上去,却是既稳当又有支撑力。

捣腾这些玩意儿,师傅们总是乐在其中。正是在这些亲手创造的过程中,他们给这个家里添置了不少的物件,并陪伴着这些物件变得有温度、有生命力。

“老物件”发挥着新活力,离不开一代代报社印刷厂职工的精心养护。这些机器上,贴着“工人日报社印刷厂固定资产”的标签,经过一代代老师傅赓续守护,它们已经不只是账册上的“固定资产”了,更是前辈们留给大家的“精神财富”,爱厂爱社,历久弥新。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工人日报记者刘小燕 武文欣


糖心vlog在线观看 糖心vlog入口 糖心vlog